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元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崖山之战
悲壮节烈应千秋,有感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崖山之战
崖山之战是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从战术层面看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失当,对战役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今日位于崖山南面的崖山祠,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在这里供奉有陆秀夫和张世杰的塑像,以纪念他们的忠烈。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中流砥柱。
文天...[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司马光与王安石 君子的较量
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君子和小人的问题。君子和君子,君子和小人,小人和小人之间的交往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纷争也大相径庭。然而最令我感动的,当是司马光、苏东坡等与王安石之间的恩怨是非与大义之争,是的,他们曾经势不两立,然而最终,他们无不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人,受人景仰与崇拜,不管谁对谁错,他们所能保持的、常人难以做到的便是自始至终都以国家民族的社稷为重,而从不涉及个人恩怨。
是的,他们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日本武士道与中国的民族英雄
日本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往往是民族主义分子尊重儒家传统,并对中国的民族英雄大加称赞,甚至还以中国的民族英雄来教育日本人。他们把中国的这些“东西”“偷”过去后当作培养日本人忠君爱国思想的好教材。
幕府时代,日本政治思想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就是:把南宋的中华民族的英雄们和日本的武士道联系起来,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英雄的精神成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重要支柱。据说,幕府末期,高喊“尊皇攘夷”,要求幕府把政权归...[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杨业女儿终身未嫁之谜
寂寞红颜归何处——杨业女儿终身未嫁之谜
以前到开封游览时,见到了那里的杨家湖和潘家湖,杨家湖清而潘家湖浊,分别代表了所谓正义和邪恶的形象。《杨家将演义》中的情节几乎是每种戏剧中的主要曲目,象《四郎探母》、《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胡编乱造,神乎其神,既抹黑杨家的男人,又抹黑宋朝的皇帝,越到后来,情节越荒诞不经,变成神话,比如什么“污血破阵”,什么“辽太后的头发是药引子”等等,让稍懂专业的人宛然而笑...[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夏拓跋元昊的后妃们
半世浮萍随逝水——西夏拓跋元昊的后妃们
公元1227年,蒙古军队的铁蹄踏上了贺兰山,西夏王国灭亡了,党项主体民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从此悄无声息。虽然有少许遗民的记载,但世事沧桑,已经不能构成一个民族的延续,只有宏伟的承天寺(现在已经不存在)和旷野上孤独的西夏王陵印证了这个鲜卑血统的骠悍民族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滚滚向东的黄河水,永远带走了英雄和美人的传奇,朗朗高悬的长生天,注视过多少绝代佳人荡气回肠...[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忽必烈治国谋略
纵马弛中原——忽必烈治国谋略
在13世纪中国的北方,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就像睡狮初醒般一样,以威武迅疾的力量在大漠上刮起了一股强大的旋风,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上一抹亮丽的风景线,这个家族的统帅成吉思汗神奇地依靠自己的军事政治才能将一盘散沙似的蒙古族用武力征服的手段统一在了自己的大斡耳朵(帐殿)旁,然后又率领着追逐牧草的草原民族同时向西、向南、向北展开了迅猛的出击。1232年,蒙古铁骑冲破了金朝所谓的固若金...[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一个被低估的仁厚之君
宋仁宗是一个被低估的仁厚之君
宋仁宗,名祯,真宗第六子。在位四十二年,时称仁主,擅长飞白书法。宋欧阳修云“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
如果对京剧熟悉,您大概知道有一出《狸猫换太子》,这位宋仁宗就是里面那个狸猫太子,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他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论韩侘胄北伐的对错得失
南宋绍熙五年(1194)六月,孝宗赵昚病死,丞相赵汝愚鉴于光宗赵惇昏愦无能,又对孝宗不孝,因此与韩侘胄等密谋并商得太皇太后(高宗赵构孀妻宪圣慈烈皇后)吴氏的同意,立皇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尊赵惇为太上皇。这次政变虽然很快结束,但大臣之间的争权夺利也接踵而至。韩侂胄是吴太后的外甥,又是宋宁宗赵扩皇后的叔父,他为了左右朝政,仗着拥立新君有功,和外戚身份,出入宫廷,在皇帝面前不断谗言,大肆排斥异己,先...[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江招安的真正原因
谈到梁山事业衰落的原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由于宋江的卑膝投降。然而,宋江处心积虑接受招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往往不去思索。其实,作为生活在宋朝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宋江,他的性格、心理状态是异常复杂的。这里我们暂不去探究宋朝的政治大背景,也不去考察宋朝以来文人的社会文化底蕴,我们只就宋朝的经济状况对宋江性格塑造的影响谈些看法。如果不能从经济方面追寻一个时代对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影响,那我们...[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宣和悲歌 谈宋徽宗赵佶
北宋宣和年间,一群白鹤飞至汴京城皇宫上空,翩翩起舞,盘旋不去。早有好事者报告到皇帝赵佶那里,他也过来观看这一奇观。拍马者适时上奏,此乃大宋祥瑞之兆也。当时的宋徽宗赵佶龙颜大喜,忍不住手庠,取丹青笔墨,当场写生一幅鹤舞图,并用他独特的瘦金体认真书写所作缘由,命之为瑞鹤图。一气呵成此作后,庭前臣下皆跪拜高呼万岁。
这个白面瘦长的中年人满意地捻起了胡须,他大概看到了上天的眷顾。可惜的是,白鹤并没有给这个...[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