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崖山之后 已无中国”有多少人懂?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潘仁美原型
大奸大佞潘仁美的原型是北宋一代开国名将
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相提并论……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明朝有本叫《杨家府演义》的书,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形象也被破坏怠尽,怎么看都如那天下的乌鸦一般,横竖都成了黑的了。潘仁美其实是...[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苏东坡与王安石
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嘉祐六年(1061),二十六岁的东坡参加制举,王安石以知制诰的身份出任考官。东坡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对...[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不合时宜”的苏轼
里外不是人,“不合时宜”的苏轼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梅桑榆:“不合时宜”的苏轼
苏轼对朝云的回答,大笑认可,是因为他的确“不合时宜”。他先是上书批评王安石推行新法引起的种种弊端,...[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方人与蒙古人的基督教情缘
西方人的世界历史体系,有两个明显的情结在里面。一个是barbarian情结,相当于中国文化里面的“夷狄”。如果一个民族被视为barbarian那么基本就没有好话了,对他们干什么事都是理所当然的。世界交流越来越广以后,要政治正确了,大家都是人。但是不管日常生活还是电影里甚至严肃的史学界里透出来的那种高人一等的味道是非常明显的。中国人古代文化太长太重要,世界中古代史与中国的史料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因此在...[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元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碰撞,曾经激起过无数绚丽的火花,为中华文化绵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诸多领域出现了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在...[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崖山之战
悲壮节烈应千秋,有感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崖山之战
崖山之战是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从战术层面看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失当,对战役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今日位于崖山南面的崖山祠,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在这里供奉有陆秀夫和张世杰的塑像,以纪念他们的忠烈。这两个人,一文一武,正是在流浪小朝廷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中流砥柱。
文天...[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司马光与王安石 君子的较量
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君子和小人的问题。君子和君子,君子和小人,小人和小人之间的交往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纷争也大相径庭。然而最令我感动的,当是司马光、苏东坡等与王安石之间的恩怨是非与大义之争,是的,他们曾经势不两立,然而最终,他们无不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世人,受人景仰与崇拜,不管谁对谁错,他们所能保持的、常人难以做到的便是自始至终都以国家民族的社稷为重,而从不涉及个人恩怨。
是的,他们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日本武士道与中国的民族英雄
日本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往往是民族主义分子尊重儒家传统,并对中国的民族英雄大加称赞,甚至还以中国的民族英雄来教育日本人。他们把中国的这些“东西”“偷”过去后当作培养日本人忠君爱国思想的好教材。
幕府时代,日本政治思想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就是:把南宋的中华民族的英雄们和日本的武士道联系起来,从而使中国的民族英雄的精神成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重要支柱。据说,幕府末期,高喊“尊皇攘夷”,要求幕府把政权归...[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杨业女儿终身未嫁之谜
寂寞红颜归何处——杨业女儿终身未嫁之谜
以前到开封游览时,见到了那里的杨家湖和潘家湖,杨家湖清而潘家湖浊,分别代表了所谓正义和邪恶的形象。《杨家将演义》中的情节几乎是每种戏剧中的主要曲目,象《四郎探母》、《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胡编乱造,神乎其神,既抹黑杨家的男人,又抹黑宋朝的皇帝,越到后来,情节越荒诞不经,变成神话,比如什么“污血破阵”,什么“辽太后的头发是药引子”等等,让稍懂专业的人宛然而笑...[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夏拓跋元昊的后妃们
半世浮萍随逝水——西夏拓跋元昊的后妃们
公元1227年,蒙古军队的铁蹄踏上了贺兰山,西夏王国灭亡了,党项主体民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从此悄无声息。虽然有少许遗民的记载,但世事沧桑,已经不能构成一个民族的延续,只有宏伟的承天寺(现在已经不存在)和旷野上孤独的西夏王陵印证了这个鲜卑血统的骠悍民族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滚滚向东的黄河水,永远带走了英雄和美人的传奇,朗朗高悬的长生天,注视过多少绝代佳人荡气回肠...[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