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说说“澶渊之盟”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宋三衙的地位
北宋三衙的地位、待遇及其政治作用
北宋三衙在俸禄、恩荫、礼制等方面始终享有较高的待遇,但其政治地位却以仁宗朝“庆历新政”为界,经过了由低重新趋高的变化过程,中经英宗、神宗、哲宗三朝,至徽宗朝达到顶点。不过,由于北宋以“重文轻武”为国策,严禁武人干政,其作用被严格限制在军事领域,参政、议政权基本上被剥夺。但由于三衙处于统领京畿禁军的特殊地位,其在皇权更迭的政治斗争当中亦不可避免地发挥着难以低估的影响...[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契丹“集体失踪”之谜?
强大的军事王国,契丹“集体失踪”之谜?
公元916年建立的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而,如此一个强大的民族,竟如同过眼烟云一般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契丹王朝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元朝汉化迟滞浅议
中国古代诸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后受到汉族农业文明的熏陶,走上汉化道路,是一个总的历史趋势。但如具体分析,它们各自受汉文化影响的深浅和疾缓,是大有差别的。就元朝而言,它的汉化道路与北魏、金、清等进入内地的北族王朝相比,显得尤为艰难、尤为迂回曲折,可用“迟滞”二字概括。所谓“迟滞”,不是指停止不动,而是指进展迟缓(相对于其他北族王朝)。大蒙古国的草原本位政策,决定了蒙古大汗对汉地只采取间接统治,重搜刮...[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代的主流军事思想与文人论兵之弊
在宋朝时期,其主流军事思想与以往发生重大变化,保守的、重内轻外的意识取代了积极进取、外向的精神。与此同时,其国防战略与兵学亦与之适应而演变,大致蜕变为被动防御和教条、空论的结果。
经历中唐五代长期藩镇割据、武人跋扈局面之后,宋朝开国伊始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收兵权举措,结束动乱,维护统治秩序。但随着文武失衡问题的解决,统治者却未能适时调整方针政策,特别是宋太宗朝两次北伐失败后,彻底丧失与北方游牧政权交战...[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岳飞 永远的民族英雄
2003年3月13日是岳飞诞生90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教育部给这位历代为千百万中华儿女所瞻仰的英雄准备的贺礼却是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声明: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其解释更是令人捧腹:因为女真后代的一支部族成为了现在中华民族的一成员,所以当年南宋抵抗金国的战争就成了“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更可笑的是,这些所谓的“精英”们竟然搬出了历史唯物主义一词,我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差点喷出水来。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草原与大海的对话
草原与大海的对话——辽代的海疆与海上交通
辽是以中国古代的契丹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草原帝国。在辽的疆域范围内,不仅拥有欧亚草原东部一带十分广阔的山川、草原和农田,而且还拥有南起黄河北流天津入海口,北至古代乌第河海口之间长达上万公里的海岸线。所以,素有草原霸主之称的辽政权并不属于典型的内陆国家,而是一个濒海帝国。可是长期以来,关于辽代边疆和对外交通问题的研究,学者着眼最多的还是偏重于西北、北部和东...[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崖山之后 已无中国”有多少人懂?
1276年初,蒙古铁骑一路南下,临安沦陷,南宋朝廷土崩瓦解。年幼的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在母亲杨太后的带领下,逃出都城,到达温州。大臣陆秀夫派人招来了躲藏于此的陈宜中,大将张世杰也率兵从定海前来会合。五月一日,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陈宜中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
南宋虽然投降元朝,但福建、两广大片地区仍处在流亡小朝廷的控制之下,李庭芝也在淮东、淮...[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潘仁美原型
大奸大佞潘仁美的原型是北宋一代开国名将
979年,潘美北伐契丹,节节胜利,被封代国公。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与史称“良将第一”的曹彬相提并论……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明朝有本叫《杨家府演义》的书,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形象也被破坏怠尽,怎么看都如那天下的乌鸦一般,横竖都成了黑的了。潘仁美其实是...[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苏东坡与王安石
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他不可能违心地对方兴未艾的新政沉默不言,他势必要成为新党的政敌,也势必要与新党党魁王安石发生冲突。嘉祐六年(1061),二十六岁的东坡参加制举,王安石以知制诰的身份出任考官。东坡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对...[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不合时宜”的苏轼
里外不是人,“不合时宜”的苏轼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梅桑榆:“不合时宜”的苏轼
苏轼对朝云的回答,大笑认可,是因为他的确“不合时宜”。他先是上书批评王安石推行新法引起的种种弊端,...[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