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之变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安是哪十三朝古都
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他还居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首。提起西安,人们就会想起十三朝古都,绝大多数人可能也知道这样一个称呼吧 !但西安究竟是哪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哪些王朝在这里建都的呢?笔者想从这个角度来谈谈先后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先后在这里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阴山之颠唐军攻灭回鹘
龙砂铁马犯烟尘——阴山之颠唐军攻灭回鹘
黄河欲尽天苍苍的西北——在那里,十余万回鹘人拖曳着大漠的风霜穿行在黄云白草草间,横亘六十余里,滚滚向东,不可阻挡地越过阴山之颠,灾难性地涌向边境。这是数百年来北方大地上最为壮观的大迁徙。
这个在突厥汗国废墟上崛起的草原民族称霸大漠近百年后终于无可挽回地走向秋风动地黄云暮的苍凉晚景。在他们的身后,一个名为黠嘎斯的新锐力量向他们发动了致命的摧毁。世代生息在伊州之...[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肃代二宗的血酬
肃代二宗的血酬:开门揖盗,以夷安内
唐玄宗逃到四川做“太上皇”逍遥去了,留下一个安史之乱的烂摊子,总得有人去处理。倒霉的唐肃宗正赶上了这一茬,在安史之乱中登台,注定要与叛军做个了断。
唐肃宗有勇不可挡的郭子仪等将,初大败,缘何?唐肃宗李亨不能集结足够的兵力,玄宗时20万精兵都死在云南。善将之将匮乏可将之兵,败局亦在常理。
8世纪30年代,六诏中最南的一个“诏”皮罗阁,统一了其他五个“诏”,建立南诏...[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唐帝国怛罗斯战役
唐帝国怛罗斯战役之败与中国文明的传播
怛罗斯战役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怛(音da,二声)罗斯战役暴发,这场战争大致地点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附近。
怛罗斯战役的起因是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但是不久高仙芝即违背承诺,攻占并血洗石国城池,捋走男丁,格杀老人、妇女和儿童,搜取财物,而且俘虏石国国王并献于阙下斩首。侥幸逃脱的石国王...[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绍兴和议后的秦桧行为小评
作者:晓风飞翔
近年来看了许多为秦桧翻案文章,说秦桧议和,有利于南宋百姓,甚至说什么“秦桧能够使残破的宋朝有机会修养生息,使宋朝的人民体验和平、富足的生活上百年”!
然而,这些结论,在史实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所谓百年和平,是完全不存在的,绍兴八年,宋金签定和约,绍兴十年,宗弼单方面撕毁条约,进攻河南陕西;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和约签定;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撕毁条约,进攻南宋,请问这...[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宋朝人的端午风情
宋人杨无咎,写有一首《齐天乐》词,词的上阙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景物仍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词虽短,但却写尽了宋人端午的风情。
宋人的端午,简约而有韵致。
有宋一代,是一个政治环境绝对宽松、民风醇厚的时代。所以,关于节日,也屡屡过得热烈而张扬。端午节,宋人不是局限于初五这一天,而是从五月初一始终到五月初五。初一至初四...[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陈寅恪在谈到时曾经这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陈先生的这个说法,已经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宋朝一转唐朝的恢弘气象,收敛锋芒,静心修为,开启了一个与唐朝截然不同的文化盛世,造就了中国文化史的新的高峰。
诞生这个高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欧阳修和苏轼、曾巩、王安石等人的文学造诣和宽阔的大师胸怀,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他们接力棒式的推波助澜,使得北宋文坛逐渐崛起了...[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宁宗 韩侂胄禁道学和北伐战争
赵汝愚是宋朝的皇族。孝宗朝中状元,曾任太子侍讲,为光宗讲授儒学。后来,出任福建军帅,镇压农民 起义。他是朱熹道学的有力支持者。宁宗即位,赵汝愚任枢密使,又任右相,自称要学习司马光。赵汝愚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荐用朱熹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 宗讲道学。朱熹在潭州得到诏命,当天就启程上路。到临安后,和赵汝愚结纳,协力排挤拥立宁宗的韩侂胄。朱熹多次向赵汝愚献策,对韩侂胄多给些钱“厚赏酬其 劳”,而不要让...[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重文轻武的时代
杯酒释兵权
自秦至唐以来 ,中国之富强,而这一统一始终摆脱不了贫弱的命运。
有不断兵变产生的王室,终于觉悟军人操政的危险性,以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由此诞生。
五代时,中国大多川郡为武官任之,此种人不解治国之道,实为乱源,太祖依照赵普之计, 降,迁, 之法,消方镇权力,皆以文官代之,此举虽使地方稳定,蛋白石熟不知阴阳之道,也为以后战乱埋下伏笔。
武官作战,实为文官所不容,且军政,实权皆以文官任之,武官实...[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说说“澶渊之盟”
这几天看到一些书友议论“澶渊之盟”,感觉有一些误解,因此写这篇小文。随心所致,想到哪写到哪,大家或可随便看看。
所谓“澶渊之盟”的背景与大概内容,大部分的书友应当都是了解的,不必多说。但是“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一般的书友可能就不甚了了。所以我先把《长编》里所谓“澶渊誓书”的内容,抄在下面。这份誓书,就是宋辽两国当年订立的盟约的文本内容。
誓书共有两份,第一份是宋朝给辽国的誓书:
维景德元年,岁次...[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