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刘备的政治品格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刘备的政治品格

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杰出的政治家。若论他们的德行、品格,曹、孙则远远不如刘备。刘备立身处事所表现出的品格特点,虽属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范畴,但作为政治家的品格而言,至今不失为一面光亮的镜子。 在汉末三国那个动乱的年代,曹操表现出纵横天下的超人之才和非凡之能,用“奸雄”二字概括是很不确切的,问题主要是他的个人品格存在严重缺陷,如屠徐州、坑降卒,残杀生灵无数,为人又诡谲多诈,崇尚独夫哲学,误杀吕伯奢全家而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在哪个时代都是站不住脚、会受到谴责的。孙权在个人品格上的毛病,主要是生性多疑,乱加猜忌,杀戳了不少无辜臣下,晚年更甚,使得朝臣人人自危。而刘备,从他举事之初到称帝之后,始终重百姓、讲仁德、守信义,把握好处世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个人品格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闪失。这是刘备在品格上不同于曹操、孙权之处,也是他大半生颠沛流离最终能成就鼎峙之业的重要内因。 翻阅三国史书,综观角逐群雄,可以说没有那个争霸图王者的政治思想品格能跟刘备相比。刘备是汉末三国时代最孚众望、最得人心的争雄者,也是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三国政治家。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刘备,是历史上的那个刘备,而不是《三国演义》小说、影视剧中的刘备。小说和银屏上的刘备,很多方面非其真貌,它们都... [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刘备的政治品格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同情蜀汉的理由

1 理想——执行者——持续性 你可以说“匡扶汉室”的理想既不崇高也不伟大。可你不能否认为了实现这个他们心目中神圣的理想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蜀汉君臣们是可敬的。从刘备接受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的馈赠白手起家,到姜维诈降图谋复汉失败,数十年间几代蜀汉君臣在困难面前从未放弃他们的理想。从刘备到诸葛亮再到姜维,三代领军人物全都倒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前线。中国历史上还有第二个这样的王朝吗? 2 操守——清廉—...[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葛亮为什么坚持北伐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从刘禅建兴五年到建兴十二年,前后无次兵出祁山,实现刘备的“兴复汉室”的未竟之业。但是,先后五次都没有取得象样的成绩,甚至多次被迫退兵。于是,后世很多人议论诸葛亮北伐本来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当然也有其他多种议论。笔者以为对于诸葛亮为什么北伐,以及在多次失败之后为什么仍然坚持北伐这个问题,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诸葛亮是否认为其当时北伐会成功?第二、诸葛亮如果认为北伐成功...[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工程师蔡伦的太监政治生涯

纸,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世人皆知道,纸的制造工艺是东汉蔡伦发明的,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蔡伦是个宦官,而且还有过一段不平凡的政治生涯呢? 蔡伦字敬仲,是东汉桂阳郡人。东汉的桂阳郡也就是相当于是现在的湘东南地区。史书上没有说明蔡伦是如何做了宦官的,只是简单地说:“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后汉书)。最后四个字“豫参帷幄”很不同寻常。虽然东汉时代,皇...[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公羊儒学的汉代大复仇观

诚然,在中国至少从战国初开始就不曾存在过的复仇自由,在以后任何时代也不存在,可是,复仇的问题为何会变成刑事政策乃至司法方面研究的对象呢?我认为,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完全是因为在复仇问题上,儒家的伦理与法律发生了冲突,而在现实中的冲突,则正是伴随着西汉中期儒学踏上封建的神坛、成为官方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以后,才逐渐变得显著起来。如果要划分其中的阶段,可以分为: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公羊传》...[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魏国主要官职官员一览

最高监察长(司空) 220年二月十六日 司法部长(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220年十一月一日 曹魏改御史大夫为司空,王朗为司空 226年十二月 司空王朗为宰相(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 23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司空陈群薨 237年六月三日 国务院左执行长(尚书左仆射)卫臻为司空 238年冬十一月二十四日 司空卫臻为宰相(司徒),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校尉)崔林为司空 244年十二月 司空崔林薨 2...[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周勃感叹“狱吏之贵”

汉文帝前四年(公元前176年),绛侯周勃因为被人诬陷有谋反之心而下狱。一向养尊处优、曾经位居“三公”的周勃哪里受过牢狱之灾?他一时惊惶失措,不知该怎样应对审问,时间一长,少不了受到狱吏的凌辱。在这种情况下,周勃只好委曲求全,用千金向狱吏行贿以求平安。得到好处的狱吏便在公文牍背面悄悄写上“以公主为证”几个字,提示他让公主证明自己无谋反之心。原来,周勃和文帝是儿女亲家,其长子周胜之妻即文帝之女。几经周...[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秦朝蜀地百年移民潮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将巴、蜀纳入了自己的地盘。此时,秦国正在进行旷日持久的统一战争,对巴、蜀的改造成为秦人统一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秦人从人口、政治、经济诸多方面,着手对巴蜀进行改造,使巴蜀成为自己的大后方。自秦惠文王始,一直到秦始皇时期,近一个世纪的移民使蜀地成为了一个热点;政治上,秦王三立三杀蜀侯;经济上,秦人在巴蜀两地征收重税,使巴人一度反叛。在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中,巴蜀两地的作...[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霍去病的用兵之道

从第二次河西战役解读霍去病的用兵之道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一万骑兵和公孙敖由北地分道出发(公孙敖由于迷失方向未能参加作战),避开敌军正面,而以迅速的行动楔入西北,绕到敌军侧翼,经居延泽(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向东南突击,在祁连山麓与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获得大胜。单恒王、酋涂王等2500人投降,俘虏王子、相国、将军、都尉等百余人,共歼敌约3万余人。这次作战,霍去病以惊人的胆略,在无后方支援...[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葛均创八阵图

杜甫说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功盖三分国是不错的,八阵图使他名声大振也不错,但这八阵图却非诸葛亮所创,那是他三弟诸葛均的手艺。 诸葛均也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只不过不如诸葛亮留心世事。他只醉心于奇门术数。诸葛亮出山时他还小,留在家里读书种地。十年寒暑,老大诸葛瑾成了东吴长史,老二诸葛亮当了西蜀丞相,老三诸葛均却也钻透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奇门遁甲,排成了穷天地造化的八阵图。 阵成之后,诸葛均心想...[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说说三国时期的名马

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而与英雄息息相关的宝马,也由此而生。“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战场,瞬息万变,一匹好马,决定了骑者的生死。无论哪位英雄,都难以抗拒宝马的魅力。三国之中,就有那么几匹马,令人无限神思。 赤兔 有人评“三国十大名言”,第一句便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短短几个字,便将当时一等一的英雄和一等一的宝马刻化得入目三分。 按照史书的记载,赤兔应该算是西凉地区的类蒙古马种,“日...[ 查看全文 ]
2012-11-30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5高考政治江苏卷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语文题库 中考招生简章 中考作文技巧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地理答案 中考化学试卷 中考语文真题 中考人数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中考满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