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汉武何曾输文采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汉武何曾输文采

丁启阵 当代伟人毛泽东有宏论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沁园春·雪》。凭着伟人的影响力,宏论一出,恐怕很多人的心目中,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差不多就都是个文盲半文盲了。秦始皇姑且不论,汉武帝实在是很冤枉。依我看,汉武帝刘彻不但有文采,而且,他的文采在历代帝王之中绝对是一流的。 首先,刘彻会作诗。了解汉武帝刘彻,绝对不能看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怨恨刘彻用宫刑让自己蒙受奇耻大辱,因此《史记·孝武本纪》里只记载了刘彻一系列祭祀鬼神的迷信活动,只字不提他的文功武治。了解汉武帝,得看班固的《汉书》。《汉书·武帝纪》中记载了汉武帝文功武治的主要事迹,其中,包括他几次写作诗赋的背景与情形。《汉书》记载的刘彻第一次写作诗赋,是在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这一年刘彻四十四岁,属于文学中年时期——这年六月,在后土祠旁边挖出了一口宝鼎,刘彻于是写了一首《宝鼎之歌》;秋天,有一匹马在渥洼水中生产,他又写作了一首《天马之歌》。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四月,刘彻前往泰山祭祀,走到一个叫瓠子的地方,黄河即将决口,他命令随从大臣将军以下都必须加入抗洪抢险行列,背柴禾加固河堤。面对抗洪险情,刘彻有感而发,写作了《瓠子之歌》。同年六月,甘泉宫内生长出了一棵九茎连叶的芝草,他又写了一首《芝房之歌》。太初四年(公元... [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汉武何曾输文采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睿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刘协也当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史实为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董卓问话,少帝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答的头头是道,于是这位大汉朝的末代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既然刘协少年聪颖,那他在因年幼而成群雄傀儡之后,他为什麽不能凭借奇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 董卓、李傕、郭...[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历史上最侠肝义胆的诬告陷害者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王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诸侯叛乱爆发了,参加叛乱的诸侯王共有七个之多,史称“七国之乱”。虽然汉景帝在下“削藩令”的时候就已经料到诸侯王们会因为中央政府削夺他们的土地和权力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但十七个诸侯国一下子反了七个,叛军连兵数十万,声势如此浩大还是让他始料不及。尽管派出了以周亚夫为首的三十六个将领去镇压叛乱,但紧张的形势还是让这位执政年头不长的皇帝心里忐忑不安。 ...[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刘备东征的真实目的和败亡内因

章武元年秋七月,刘备“帅诸军伐吴”开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为绚丽的演出--夸张地说,刘备是在马背上走完了他的一生,似乎他的八字不大好,从幽州到徐州,从冀州到荆州,最后是益州,辗转流离了大半个中国,才在西南一隅找到个了落脚点,而且这边屁股才刚坐热乎,前老巢“荆州”就给盟友孙权给端了,如此飘零颠簸了一生,刘备可谓“多灾多难”。他似乎是很不幸,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又是那么幸运,以至于屡屡惊而不险,从公孙瓒,...[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论刘备荆州携民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起大军五十万,,南下荆襄,讨伐刘表。实意在图荆州,灭刘备。以绝除心中最大隐患。八月,刘表病死。荆州局势陷入微妙境地,权势最大的蔡氏派系拥立刘表长子刘琮代荆州牧,瞒丧不报,加紧排挤刘备。并使人向曹操示好,表明降意。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时屯兵樊城,“不知曹公卒至”,曹操大军到了宛城,方才得知。刘备慌忙点齐人马“遂将其众去”。这里和《三国演义》中描述有相左之处。但两者都提及...[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

(一)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背景 在战国时代,秦、赵、燕三国都有各自的长城。秦并六国后,连接了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这时东段长城以北,主要是匈奴、丁零和东胡的游牧区,西段长城以西,主要是月氏、乌孙和羌人的游牧区。到了西汉初期,在匈奴强大的压力下,月氏的大部分和鸟孙相继被迫西迁,河西地区遂成了匈奴的游牧区。当时在这个地区的游牧民族还有小月氏和西羌。小月氏是指月氏西...[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时代的异族力量

三国乱世,天下纷争!汉失其鹿,英雄竞折!连化外蛮夷,也想分一杯羹。成为乱世中另类的风景。自高主刘邦立汉,异族侵略一直是朝廷是心腹大患。东汉末年,虽有黄巾作乱,而当权者恐怕更担心蛮族入寇中原。丁原、董卓、马腾、公孙赞无不因为对异族作战获胜而扬名立万。 三国时期主要的遗族势力有匈奴、乌桓、羌、氐、山越和南蛮。这些特殊的势力加入乱世的角逐,对三国格局起了微妙的影响作用。一个蛮族的实力要从其经济、政治基础...[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浅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从公元前221年到前230年的十年间,秦王嬴政以雷霆之势一举荡平了东方六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之下,人们耳目一新。但短短的十五年后,庞大的秦帝国轰然瓦解,人们还没来得及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又要探寻它失败的历史了。秦的灭亡尤如迷雾般使人费解,有的历史学家终其一生,穷究深探。秦帝国的建立及其确立的一整套完善的制度犹如流星划过长空,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古往今来的历史学家都一致认为秦的灭亡主要是由于统治者...[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大英雄”项羽真实面目

历史上的人物,由恶魔变成英雄,有一条最不易为人觉察的路径——历史的浸泡。 楚霸王项羽,是秦帝国末期人物, 是当代人熟悉的大英雄。这个“大英雄”的真面目,其实是一个令天下心悸的头号恶魔。 在我的《大秦帝国》中,项羽虽只出现在最后一部,且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但项羽的出现,还是搅翻了天地,搅乱了思绪。历史浸泡的淫威,在修炼项羽的个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挥洒。这种淫威,造成了一种奇特的令人深思的另类历史变异,...[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记汉宣帝的三位皇后

后宫,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地方,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她们也避无可避这诅咒般的悲哀。一生悲剧的皇后很多,多得数不胜数。汉宣帝的三位皇后并算不上有名的,写在这里,主要是个人的原因(偶对西汉,尤其是汉宣帝这一段的历史比较了解啦!)另外就是我觉得,这三个出现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舞台上的三位皇后,在中国五千年的整个后宫悲剧里,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权利争夺中的无辜牺牲品——恭哀皇后许平君 许平君是汉宣帝的结...[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关于西汉王朝失去西域历史教训的思考

1。西域远离汉朝,农耕经济文化的局限性决定了汉朝没有充裕的实力为西域诸国反抗匈奴控制、颠覆而引发的一系列内乱外战而付出太大的成本。汉武帝时期处于汉朝国力鼎盛时期,一场远征大宛的战争耗费了汉朝十万军力,数亿财力,换来的却是几千匹良马。虽然西伐大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获得的良马对于发展骑兵,反击匈奴具有不可估量的军事意义,总体上是亏本买卖。以致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褒贬不一。 汉宣帝即位初期,汉朝和乌孙联...[ 查看全文 ]
2012-12-02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中考录取查询系统 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中考真题 中考试卷 中考数学题库 中考电话查分 中考大纲 中考时间安排 中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