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汉朝二十四帝的谥号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简介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一段时期,自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严格说,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才是三国的开始)。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凉州士族豪强董卓以诛宦官为名,进入洛阳,立汉献帝。另一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讨董卓,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相互争夺,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官制
三国为一过渡时代,亦东汉之残局,而其同时建国称帝之时间极为短促。在战乱中,各国间有因时制宜之措施,但变革不多,在原则上一切承袭东汉制度,而略有改变,兹以曹魏为例,略述如下:
1、上公:汉之上仅置太傅,魏别於太傅外偶置太保(郑冲曾为太保,钟繇、司马懿、司马孚等皆曾为太傅)
2、丞相、相国、与三公:汉末曹操专权,为丞相、相国时,曾罢三公官(司徒、司马、司空)当时丞相府之级织特别庞大,俨然一小型朝廷,并...[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时期的宫廷政变
1、曹魏
(1)249年,司马懿趁魏帝曹芳与曹爽祭扫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阳南)之际,发动政变,控制洛阳,杀曹爽等人,司马氏遂专魏政。
(2)251年,王凌谋立楚王曹彪,在淮南举兵反司马懿。司马懿袭擒王凌,王凌自杀。牵连者均遭灭族。司马懿又杀楚王曹彪,令曹氏王公悉居邺中,派官监视。
(3)254年10月,司马师废魏主曹芳,使仍为齐王,立魏文帝孙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4)260年6月,魏主曹髦率殿中...[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的军事制度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
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一统天下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
军事领导体制
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蜀汉前期主要人物升迁记录
刘 备: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别部司马——平原令——领平原相——豫州刺史——领徐州牧——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豫州牧——左将军——荆州牧——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领益州牧——汉中王——称帝
关 羽:别部司马——中郞将——偏将军——汉寿亭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督荆州事——前将军,假节钺
张 飞:别部司马——中郞将——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领巴西太守——右将军、假...[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晋简介
曹魏末年,司马氏执政,灭蜀后,国力迅速上升。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中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吴、蜀交战,因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指挥才能,连续辅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成为魏国的实权人物。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卒,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司马昭权势极大,自封为晋王,封其子司马...[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晋的统治和灭亡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平吴,统一南北,全国计有司、冀、兖、豫、荆、徐、青、扬、幽、平、并、雍、凉、秦、梁、益、宁、交、广十九个州,一百七十三个郡、国,二百四十余万户。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采取宽和节俭的方针,继续推行废止典农官的政策,把曹魏以来的屯田民编入郡县为自耕小农,从而增加了纳税人口。全国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归于一律,有利于政令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统治。对于吴蜀故地,采取了一些区别对待的措施,加以...[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晋的宫廷政变
(1)291年,贾后命东安公繇杀杨骏,灭其族;改元元康,废太后杨氏为庶人,次年将其害死。以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均录尚书事,辅政。以楚王玮为卫将军,进东安公繇为王。东安王繇谋废贾后,事泄,被废。汝南王亮与卫瓘谋夺楚王玮兵权,贾后命玮杀亮、瓘;又以矫诏专杀为罪,杀玮。是为“八王之乱”之始。
(2)299年,贾后诬太子谋反,废太子,杀其母谢氏。
(3)300年,三月,贾后矫诏杀废太子。四月,赵...[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晋简介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三一七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