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

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和黄巾大起义 和帝、安帝以后,东汉统治集团腐朽,豪强势力扩张,轮流当政的宦官外戚竞相压榨农民,农民境况日益恶劣。长期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苦难。水旱虫蝗风雹和牛疫连年不断,地震有时成为一种严重灾害。沉重的赋役和疠疫、饥馑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经济,逼使农民到处流亡。东汉王朝屡颁诏令,用赐爵的办法鼓励流民向郡县著籍,但这不过是画饼充饥,对流民毫无作用。流民数量越来越多,桓帝永兴元年(153)竟达数十万户。地方官吏为了考绩的需要,常常隐瞒灾情,虚报户口和垦田数字,这又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促使更多的农民逃亡异乡。 灵帝时,宦官支配朝政,政治腐败达于极点。光和元年(178),灵帝开西邸公开卖官,二千石官两千万,四百石官四百万,县令长按县土丰瘠各有定价,富者先入钱,贫者到官后加倍缴纳。灵帝又私卖公卿等官,公千万,卿五百万。州郡地方也多是豺狼当道。 流亡的农民到处暴动。早在安帝永初三年(109),就有张伯路领导流民几千人,活动于沿海九郡。顺帝阳嘉元年(132),章河领导流民在扬州六郡暴动,纵横四十九县。汉安元年(142),广陵人张婴领导流民,在徐、扬一带举行暴动,时起时伏,前后达十余年之久。桓帝、灵帝时,从幽燕到岭南,从凉州到东海,到处都有流民暴动发生,关东和滨海地区最为突出。流民暴... [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的发展,南方经济水平的提高汉光武帝刘秀在国内统一战争中,利用农民战争造成的有利形势,于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连续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诏令规定:凡属王莽代汉以来吏民被没为奴婢而不符合汉法的,青、徐、凉、益等割据区域吏民被略卖为奴的,吏民的妻子遭饥乱被卖为奴而要求离去的,一律免为庶人;奴婢主人如果拘执不放,按汉“卖人法”和“略人法”治罪。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又连续颁令:杀奴婢的不得减...[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的宫廷政变

1、公元92年,汉和帝与宦官钩盾令郑众定议,收窦宪大将军印绶,另其兄弟就国,旋迫令自杀。 2、公元107年,司空周章谋闭宫门,废太后,杀邓骘兄弟及用事宦官郑众、蔡伦,废安帝而立平原王刘胜。事泄,周章自杀。 3、公元124年10月,汉安帝皇后阎氏与王圣等共谮太子,太子刘保被废为济阴王,时年十岁。 4、125年三月,汉安帝病死。阎后等立北乡侯刘懿为嗣,即位。阎太后临朝,以兄阎显为车骑将军。四月,阎显杀...[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云台28宿将领与兵器

尽管历史故事与演义说部不尽相同,但清代清远道人写的《东汉通俗演义》是很贴近于历史记载的(华夏出版社曾经把这部书与明代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合为《东西汉演义》加以出版)。评书、评话等曲艺形式,还有戏曲形式的“东汉”,大多属于明代的谢诏《东汉十二帝演义》那样想像虚构较丰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品,无论《东汉演义》或《刘秀传》等等,塑造人物和故事情节要远远地比清远道人的《东汉》详尽和富有想象力,譬如:原为绿林军...[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东汉文武官职表

汉朝武官 一品 大将军 二品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 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汉朝二十四帝的谥号

汉朝二十四帝谥号的意义(根据《汉书》《后汉书》注) 西汉: 高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此后历代王朝始祖多以“高”为谥 惠帝——谥法『柔质慈民曰惠』 文帝——谥法『慈惠爱民曰文』 景帝——谥法『布义行刚曰景』 武帝——谥法『威强叡德曰武』 昭帝——谥法『圣闻周达曰昭』 宣帝——谥法『圣善周闻曰宣』 元帝——谥法『行义悦民曰元』 成帝——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哀帝——...[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简介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一段时期,自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严格说,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才是三国的开始)。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凉州士族豪强董卓以诛宦官为名,进入洛阳,立汉献帝。另一士族豪强袁绍起兵讨董卓,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相互争夺,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官制

三国为一过渡时代,亦东汉之残局,而其同时建国称帝之时间极为短促。在战乱中,各国间有因时制宜之措施,但变革不多,在原则上一切承袭东汉制度,而略有改变,兹以曹魏为例,略述如下: 1、上公:汉之上仅置太傅,魏别於太傅外偶置太保(郑冲曾为太保,钟繇、司马懿、司马孚等皆曾为太傅) 2、丞相、相国、与三公:汉末曹操专权,为丞相、相国时,曾罢三公官(司徒、司马、司空)当时丞相府之级织特别庞大,俨然一小型朝廷,并...[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时期的宫廷政变

1、曹魏 (1)249年,司马懿趁魏帝曹芳与曹爽祭扫高平陵(魏明帝墓,在洛阳南)之际,发动政变,控制洛阳,杀曹爽等人,司马氏遂专魏政。 (2)251年,王凌谋立楚王曹彪,在淮南举兵反司马懿。司马懿袭擒王凌,王凌自杀。牵连者均遭灭族。司马懿又杀楚王曹彪,令曹氏王公悉居邺中,派官监视。 (3)254年10月,司马师废魏主曹芳,使仍为齐王,立魏文帝孙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4)260年6月,魏主曹髦率殿中...[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的军事制度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 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一统天下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 军事领导体制 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蜀汉前期主要人物升迁记录

刘 备: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别部司马——平原令——领平原相——豫州刺史——领徐州牧——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豫州牧——左将军——荆州牧——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领益州牧——汉中王——称帝 关 羽:别部司马——中郞将——偏将军——汉寿亭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督荆州事——前将军,假节钺 张 飞:别部司马——中郞将——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领巴西太守——右将军、假...[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中考网 上海中考网
热点推荐
中考地理答案 中考人数 中考化学压轴题 中考录取查询时间 中考生物答案 中考化学试卷 中考英语题库 中考话题作文题目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准考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