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的典章制度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的典章制度

宗法与分封 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型。西周时期,宗法发展成为系统制度。 严格意义的宗法,只在卿、大夫、士的范围内施行。这些阶层各家族的始祖,一般是国君的别子。国君的嫡长子立为太子,继承君位,其他各子即为别子。因为别子也是国君之子,故又称公子。别子不能与继承国君的太子同祖,必须分出去自立家族,成为这个家族中嫡长继承系统的始祖,不再改变,称为大宗。别子的长子以外各子,长孙以外各孙……都是庶子,对大宗而言,称为小宗。其间血缘关系超过五代,就不再宗原来的小宗。由大小宗构成的整个家族中,大宗居于族长地位,称为宗子。始立这个家族的别子一般有卿、大夫爵位,爵位即由宗子承袭。 广义说来,宗法也适用于周王室。周王的嫡长子立为太子。其他王子多分封为王畿内外的诸侯,其间血缘关系原则颇与卿、大夫、士的宗法相似。周初分封同姓,就体现了这样的原则。康王之后,周朝疆域大体固定,分封的机会减少,太子以外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但分封并未绝迹。直到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宣王还把其弟友分封在郑(今陕西华县东)。 小宗围绕大宗,卿、大夫拱卫国君,诸侯藩屏周王。再加上与异姓间的婚姻联系... [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的典章制度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的社会经济及文化思想

奴隶制 西周社会中,奴隶制十分盛行。奴隶的来源,出于赏赐或买卖的常称为臣妾,来自罪人或战俘的常称为“隶”。“臣妾”一词,周初已经存在。《尚书·费誓》鲁公誓辞中,将臣妾(男女奴隶)与马牛相提并论,均为特定主人的财产,逃跑了要捉住归还原主,加以隐藏或诱拐的要科以刑罚。约为康王时的复尊铭云“燕侯赏复冂衣、臣妾、贝”,也说明臣妾和财物一样为奴隶主所占有。 奴隶可在市场上买卖。《周礼·质人》说:“掌成市之货...[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国人”和“野人”的社会地位之不同

“国人”对政治的干预 周人武装拓殖的“城”通常有两层城墙,内者曰城,外者曰郭。《孟子·公孙丑下》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周七里的小面积就是古代的“国”。居住在城郭之内的称为“国人”,以别于郊外的“野人”或“鄙人”,即“庶人”。“国人”和“野人”都是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公社农民,灭商后的周族公社农民与奴隶主贵族一起分别驻守在城邦与都邑,被征服的商族等公社农民则居住在野鄙之中,或隶属于“国”,或隶属...[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

土地所有制 西周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领主所有制。西周最高的封建领主是周天子。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诗·小雅·北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天子把王畿之内的土地,作为自己直接管理的领地,王畿之外的土地则分封诸侯。诸侯是自己封国内的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左传》昭公七年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王畿之内的土地有一部分是王室的藉田,由司...[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战争年表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东征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灭武庚之战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 周公平管蔡之战 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攻东国之战 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攻录国之战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康王攻鬼方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荆楚之战 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攻东夷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历史大事年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时期 周朝开始。周武王置三监,分封诸侯 肃慎贡 矢石 约公元前11世纪——成王时期 周公摄政。三监叛,周公东征,平之 营建东都洛邑(成周) 东伐淮夷,践奄 周成王盟诸侯于岐阳 约公元前11世纪——康王时期 周康王盟诸侯于酆宫 约公元前11世纪——昭王十六年 周昭王南征楚荆 约公元前11世纪——昭王十九年 周昭王丧六师于汉 约公元前11世纪——穆王时期 周穆王西征、北征,伐...[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时期的外族

一、肃慎 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又称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联系。周武王时,肃慎贡“楛矢石砮”,臣服于周。商、周时分而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以渔猎和狩猎生活为主,松嫩平原可能有初步农耕。战国以后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史家多认为属肃慎系统或与之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以产弓矢、貂皮著名。曾向商、周进贡弓矢,周...[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诸子的思想与学说

战国时期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是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少数贵族已不能再继续垄断文化知识。随着私学的出现,“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文学游说之士,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齐国国君为了富国强兵而争相礼贤下士,甚至连一些贵族、官僚也招贤养士。齐国在临淄稷门设馆,招徕慎到、邹衍等知名之士,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让他们不任职而议论国事,从战国初到战国末,稷下一...[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政变

1、齐国 (1) 周夷王时,齐胡公子与齐人攻杀齐厉公。 (2) 公元前686年,齐公孙无知弑齐襄公诸儿。 (3) 公元前685年春,齐雍林人杀公孙无知;夏,齐桓公小白夺位;秋,逼鲁杀其兄子纠。 (4) 公元前643年11月,易牙等困死齐桓公,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逃往宋国。 (5) 公元前642年3月,齐人杀无诡;同年5月,太子昭在宋帮助下被立为国君。 (6) 公元前633年6月,公子潘杀齐孝公之...[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西周亡。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从这时起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经历了五个半世纪。这是一个列国争雄,社会剧变,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两段:前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后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 西周灭亡,王权衰落,诸侯力征。这看起来是走向了分裂和混乱的状态。但这不是问题的本质,西周...[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西周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历代国君

鲁国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鲁考公 姬酋 前997年-前994年 在位4年 鲁炀公 姬熙 前993年-前988年 在位6年 鲁幽公 姬宰 前987年-前974年 在位14年 鲁魏公 姬晞 前973年-前924年 在位50年 鲁厉公 姬擢 前923年-前887年 在位37年 鲁献公 姬具 前886年-前855年 在位32年 鲁真公 姬濞 前854年-前826年 在位29年 鲁...[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麻疹疫情日报告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制度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杭州2013教师招聘 2013济南教师招聘 山东省2013年高考 2013年江西高考大纲 2013浙江高考说明 2013年高考加分项目 2013新课标高考考纲
热点推荐
中考历史答案 中考政治试卷 中考录取查询时间 中考试卷 中考大纲 中考历史题库 中考天气 中考生物答案 中考答案 中考满分作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