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科举制度的缘起与发展脉络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科举制度的缘起与发展脉络

作者:邸永君 科举制度是隋唐之际兴起的一项运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吏的制度。唐以后历代王朝竞相因袭,并多增革损益,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被废止,历时1300余年,且为古代朝鲜、越南等国所仿效。其流韵遗响至今仍存,不可谓不源远流长者也。 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所谓科举,乃“分科举士”之简称。历代皆有选官之法,但方式不同。如汉代实行察举制,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等。此类选任官员之法,因统一严格的无标准可循,以致显要官职尽被门阀世族垄断。南北朝时,豪门势衰,寒门庶族政治势力逐渐兴起。隋朝建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设志行修谨、清平干(幹)济二科,(1)开科举之先河,隋炀帝杨广又置进士科,科举制初步创立。 唐承隋制,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后等朝,科举制日趋完善。唐制,取士分制科和常科。制科由皇帝特旨召试,以待“非常之才”。制科主要试对策,科目繁多,常见者有直言极谏、贤良方正、博学宏词、才堪经邦、武足安边等。应制科对策及第,高者授以官职,其次仅予出身。常科科名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较之隋朝大有拓展。常科中尤以明经、进士二科最为显要而进士科地位更加突出。官僚即使位极人臣,但如果不是进士科出身,仍难以被同僚心悦诚服。因为这种新的选举制度是分科举人,故名之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 [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科举制度的缘起与发展脉络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地域性商帮

一、福建商帮 亦盗亦商 福建商帮的兴起,一开始就与封建政F的官方朝贡贸易和禁海政策针锋相对。他们走私进行商业贸易,不能贸易时就进行抢劫,他们具有海盗和商人的双重性格。 内外勾结的贸易方式是福建海商最常见的经商方式,他们广泛联络沿海居民,建立了许多据点,利用据点收购出海货物,囤积国外走私商品,以利销售,他们不仅在海营商,还有许多也是“陆地商”,“水陆两栖”,海上贸易也做,陆地贸易也做。明清福建商人,...[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古代最郁闷的十个文学家

第十名屈原【战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大诗人。小时候念过《新三字经》,里面说屈原的那段话现在还记得:“楚屈原,赋离骚,投汨水,品格高”。他是够郁闷的,被小人上官大夫进了谗言,又被楚怀王流放。最后国破人亡,慷慨赴死,连命都搭上了。 但他只能排第十名,至于理由嘛,一是感觉他有点自恋,你看《离骚》里写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时期最不应该被埋没诋毁的十大人才

NO10 陈登 陈元龙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地位一般,只是在曹操收吕布的时候作为内应顺便提了一下,给人的感觉此人不过是个耍阴谋的小角色,才干上不了大雅之堂。不要说跟孔明、仲达这样的当代豪杰比较,就是跟郭嘉、程昱这样的二流人物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可是历史是否真的如此呢?非也。有一次一个叫许汜的人从广陵过来,跟刘表谈起了陈登,当时刘备寄住在刘表那里。也在旁边听他们讲话,这位许先生上来就抱怨:“陈登这个家...[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历代选官制度简表

选官 制度 朝代 名称等次 程序 举行时间 科目内容 任用 利弊得失 ...[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中国历代名君名言

秦始皇赢政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汉高祖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汉武帝刘彻说:“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光武帝刘秀说:“有志者事竟成也...[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

魏志宰相三公表 黄初元年: 太傅: 大司马: 大将军:夏侯惇(四月卒) 太尉:贾诩 司徒:华歆 司空:王朗 二年: 大司马:曹仁(十月,以将军迁) 大将军:曹仁(四月,以车骑将军迁) 四年: 大司马:曹仁(三月卒) 太尉:贾诩(六月卒)钟繇(八月,以廷尉迁) 七年: 太傅:钟繇(十二月,以太尉迁) 大司马:曹休(十二月,以征东大将军迁) 大将军:曹真(十二月,以中军大将军迁) 太尉:华歆(十二月,...[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1、将星陨落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8年)农历十二月七日,六十岁的戚继光突然发病,病急且重,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十二月八日便离开了人世,这一天也是中国人传统的腊八节... ... 一代将星陨落,但戚继光为明帝国留下了他用毕生精力操练的军队和练兵的纪要,戚继光在任时,曾经有将全国的百万明军由他重新轮训的设想,没有被朝廷批准,再次上书请求将九边的数十万边防军轮训,再次遭拒,最终戚继光只是训练了千里边防上...[ 查看全文 ]
2012-12-10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云南历代政权的改变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元朝时期,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统一大理国,并多次派军深入缅甸中部北部西部东部,1276年建立云南行省,出现云南省之名,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西部,缅甸北部东部中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由于云南地处偏远地带,政治局面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政权的更替频...[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试述中国农业近代化迟滞的原因

摘要:从现在意义上来讲,农业近代化主要指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而对于中国而言,自秦汉到明清以来,各个朝代的政府基本都是推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按理说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之下,农业应该是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左右为难的伪楚政权

张邦昌——左右为难的伪楚政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楚”为名号的政权有不少,比如战国时期的楚国,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相比而言,一个短暂的“伪楚政权”往往别后人所忽略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伪”字,通常给人的直观解释就是“假、不正统、不正规之意”、所以伪楚政权,必然也就是难登大雅之堂,难上正统历史文献的过度政权。 伪楚政权的出现可以说完全是历史发展的偶然。通过历史我们知道,北宋末期,国力大减,受到了来自...[ 查看全文 ]
2012-12-09

专题推荐:

推荐访问
2013述职报告 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麻疹疫情日报告制度 为家乡发展调查报告 生态发展调查报告 工伤事故报告制度 2015年中国财富报告 中国教师招聘网 2013教师招聘 深圳教师招聘网2013 中国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信息网 2013苏州教师招聘 2013山西教师招聘 2013河南教师招聘 中国教师招聘网2013 成都教师招聘2013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 历史教师招聘 天津市2013教师招聘
热点推荐
中考话题作文素材 中考饮食 怎么查中考成绩  中考人数 中考化学题库 中考满分作文700字 中考志愿填报指南 中考生物答案 中考历史试题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