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晚清社会生活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晚清社会生活
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在中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2.中国有有识之士的倡导,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中国化。
3.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兴建,近代文明通商口岸向内地辐射。
(二)表现
社会生活(服饰)
特点:既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社会习俗(断发、放足)
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交通、通讯事业(铁路、轮船航运、电报)
影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带动闭塞地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中国近代化;改变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促进信息的传播,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使异地传输更加快捷,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大众传媒(近代报刊、电影)
(三)影响
1.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
2.政治上,有利于政治民主斗争的开展,促进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发展;
3.思想上,有利于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粹,又日趋顺应时代的变革。
(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征
1、经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深化。由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由守旧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趋近。...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晚清社会生活的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
1、宣传维新思想:维新运动的兴起
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思想:借孔子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为“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
代表作:《变法通议》
思想:阐述变法图存道理,宣扬“民权论”。
特点: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派别: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后同洋务派分道扬镳,
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
5、作用: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
面起了启蒙作用。
5、局限: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洋务思潮
洋务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
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4、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
5、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6.评价: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地主阶级开明派,学习西方器物,未能实践)
1、开眼看世界:
①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设译馆翻译外文资料,编译成《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③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在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作用:启迪了先进中国人开眼...[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第一个高潮,甲午战后即19世纪90年代后到20世纪初)
1、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客观条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3、企业和企业家:张謇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有: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在河北唐山创...[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1901年)
⑴内容:①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④...[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从《水浒传》到《亮剑》
我们为什么不敢谈“日本威胁论”?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尽管当今中国民意“抗日”情绪高涨,但却很少能形成系统的、并且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日本威胁论”。
一面是西方与日本大唱“中国威胁论”,从利益和安全关切看,中国的确对他们构成了至少是潜在的威胁。而另一面,我们却如同鸵鸟一般,在讷讷自辩的同时,甚至羞于提及“日本威胁论”或“美国威胁论”,或者在慷慨激昂的口水抗日之外,对日本疏于进行冷静的研究和防范...[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历史上中日9大战争
历史上,中日的问题可以追溯到隋唐(在神话传说中要追溯到秦朝),尤其以唐朝关系最为紧密,那是中日双方主要是日本大量派遣遣唐使来华,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学习唐朝,自唐后就有冲突,在历史上主要有下面几次:
1、白江村之战。660年百济受新罗与支持新罗的唐朝的围攻而灭亡,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向日本求援,日本应允出兵朝鲜。663年派遣23000名士兵渡海赴朝,与新罗-唐朝联军在白江村交战遭到惨败。百济灭亡,日...[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之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之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和条件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②社会根源: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2、条件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