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戊戌变法的相关文章推荐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1895年)
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渐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维新思想的传播。
2、影响: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
情、民族意识;
②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标志着中国开始政
治民主化的探索;
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促使近代
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戊戌变法的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列强资本输出...[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定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2、背景:
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制订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②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以此挑起侵华战争。
3、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
4、重大事件:
⑴黄海海战(1894年...[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晚清社会生活
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在中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2.中国有有识之士的倡导,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中国化。
3.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兴建,近代文明通商口岸向内地辐射。
(二)表现
社会生活(服饰)
特点:既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社会习俗(断发、放足)
特点: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
1、宣传维新思想:维新运动的兴起
1)著书立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思想:借孔子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影响: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梁启超称为“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
代表作:《变法通议》
思想:阐述变法图存道理,宣扬“民权论”。
特点: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派别: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后同洋务派分道扬镳,
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
5、作用: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
面起了启蒙作用。
5、局限: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洋务思潮
洋务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
2、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4、目的:巩固清政府统治
5、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6.评价: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地主阶级开明派,学习西方器物,未能实践)
1、开眼看世界:
①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设译馆翻译外文资料,编译成《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③以改革家的胆识,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在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作用:启迪了先进中国人开眼...[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第一个高潮,甲午战后即19世纪90年代后到20世纪初)
1、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客观条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2、表现: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3、企业和企业家:张謇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有: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在河北唐山创...[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1901年)
⑴内容:①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④...[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从《水浒传》到《亮剑》
我们为什么不敢谈“日本威胁论”?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尽管当今中国民意“抗日”情绪高涨,但却很少能形成系统的、并且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日本威胁论”。
一面是西方与日本大唱“中国威胁论”,从利益和安全关切看,中国的确对他们构成了至少是潜在的威胁。而另一面,我们却如同鸵鸟一般,在讷讷自辩的同时,甚至羞于提及“日本威胁论”或“美国威胁论”,或者在慷慨激昂的口水抗日之外,对日本疏于进行冷静的研究和防范...[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