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文综政治备考之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相关文章
2013高考文综政治备考之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寒假计划之2013高考政治考点解析: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政治备考之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
寒假计划之2013高考政治考点解析: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红军长征原因和意义
红军长征
⑴原因: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②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⑵过程(略)
⑶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南昌起义爆发和结果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⑵秋收起义:
①背景: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决定发动起义。
②爆发: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
③结果: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改向山区寻找落脚点,以保存革命力量。
[查看更多请点击此处]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五四运动背景和意义
五四运动
(1) 背景:①国内:北洋政府的腐败统治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觉醒。②国际: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十月革命刺激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意识;巴黎矛盾加剧;十月革命刺激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意识;巴黎和会牺牲中国利益,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
(2) 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进步的思想和强...[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①原因: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中国各阶层的救国主张纷纷失败。②概括: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庶民的胜利》鼓吹无产阶级革命,宣扬马克思主义。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新文化运动背景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
(1) 背景: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②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做准备。③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⑤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革命的局限性和思想革命的重要性。
(2) 实质:延续了救亡图存的主题,是一场资产阶级反专制、要求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列强干涉革命的方式和步骤
列强干涉革命的方式和步骤。
1)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更担心辛亥革命会威胁其在华的实际利益; 另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采取仇视和镇压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一贯做法。
2)“严守中立”,积极扶植代理人
①列强改变对华策略的原因: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认识到,公开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正值一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很难协调行动。
②列强选袁世...[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1898):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2、口号:“扶清灭洋”
3、评价:⑴“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
但容易让义和团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⑵“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但带有盲目排外的色彩。
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围剿”→“招抚”→“联合列强绞杀”
5、目的: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6、⑴失败...[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之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1895年)
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渐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维新思想的传播。
2、影响: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
情、民族意识;
②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标志着中国开始政
治民主化的探索;
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促使近代
知识分子的思...[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