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相关文章 怎样创造性地运用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的相关文章推荐
怎样创造性地运用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对于名人素材,现在用的已经够滥的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很多同学在运用中总是不加选择、不加修饰地长篇累牍地堆砌素材。名人素材能用吗?绝对能用,但是一定要讲究技巧和方法。那么怎样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素材呢?
一、把握一个运用原则:融入自我,感情真挚
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有一个要求,就是“感情真挚”。历史人物和我们距离较远,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历史人物素材时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的存在,那就不可能有真挚的感情,也就不可能运用此类素材写出好文章。
要有“我”的存在就要用“我心”去感受历史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表现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时,要深入到人物的“内里”,用“我”的心去感知“他”的心,而不要简单地用一种人云亦云的大路货去“套作”“他”的精神和思想。同时,还要将“他”的行为与心理与“我”进行对接,让“他”走近“我”,靠近“我”,与“我”心心相印。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动荡着彼此的心灵感应,才能文真字切。惟有文真字切,方能打动读者的心。
二、寻找最佳的切入点
运用历史人物素材去写有特定要求的作文,绝对不能生拉硬套,不能因为手中有素材就用,也不能因为没有素材而随便拉一个来凑字数。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让素材与作文话题对接起来。这种对接要自然而然,生拉硬套只会让人反感,...
[ 查看全文 ]
怎样创造性地运用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的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有多大几率会遇到“莫言”?
春节一过,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2013年的高考离他们又近了一些,把课本的知识熟练地掌握的同时,在很多学生和家长中间,一个在2012年红遍世界的作家莫言又开始掀起一股关于高考的热潮。“今年高考肯定要考莫言!”于是阅读莫言的小说、了解莫言的生平故事也成了很多高三学生高考准备的必要部分。那么2013年高考到底会不会考莫言,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安五所高中的高三语文老师,请他们一起分析高考莫言热的问题。...[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要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本报记者 郭鹏
2012年,河北省首次新课标高考,可以说,这次洗礼为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备战真正明确了方向。2013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各学校都将迎来高考第二轮复习,如何才能够在第二轮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妨听听石家庄一中多位名师的复习建议。
语文:掌握方法 提高技能
“就语文学科而言,近两年的《考试大纲》和新课标卷是相对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复习重点”,李...[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备考指南
新学期开始,高考就进入了第二轮复习。从此前发布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来看,在保持整体风格稳定之余,今年的高考内容呈现出“一增一减一调整”特点——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增加热学知识点,历史学科考试范围减少“选修二”知识点,语文学科调整试卷结构。针对这些最新的变化,高考专家给出了中肯的备考指导和建议。
语文
拿出作文的高度回答“延伸阅读”
在语文学科方面,北京卷...[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表达题解答策略
1.语病修改。从语病、简明、连贯、得体角度考虑。首先判断要准确,动小手术(增、删、调、换),不改变原意,答案表述要规_范,注意审题,不要把正确的改为错误的。
2.仿写。明确评分要点,要求严格按下列要点进行仿写。①内容合理(上下文意衔接、情调一致等);②句式仿写(句式结构一致、运用手法一致等);③修辞上,注意比喻和排比手法;④符合题目要求,尤其特殊要求;⑤语句通顺(否则扣分)。
3.扩展。①...[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文学作品阅读答题策略
1.加强整体感知,明确所写之物、所抒之情和所阐之理。细读标题,浏览开头、结尾,筛选反复出现的词、句(尤其抒情句、议论句)。
2.吃透题目要求,严格按要求答题。
3.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阅读区间,有时阅读区间跨度比较大,注意筛选、截取符合题目要求的语句。精心概括,合理重组,必要调整,适当转换。
4.答案要完整,用词准确,所组句子要文通字顺。
5.根据命题者设题“由浅入深”的特点,后面的题目...[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古典诗歌鉴赏答题策略
古典诗歌鉴赏:首先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
1.思想内容方面,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
2.形象方面,要找准诗中所写的形象,体会这些形象的经历、心态或代表意义。
3.语言方面,耍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的,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4.表达技巧方面,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翻译题答题策略
文言文翻译: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读顺了翻译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实词虚词解释,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翻译时应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语序的变化调整,省略成分的补充;注意译句的通顺上口,书写认真。没有哪一位阅卷人会在空白处打对号的。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该填的必须填上,不论自己答对还是答错。
古文翻译重在直译,字字落实。
相关链接
《 《 留学群高考频道
...[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题答题策略
针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接着审清题目,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
1.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自然社科类答题策略
这两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 查看全文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基础题答题策略
先说时间的分配。第一大题的3个选择题,一般同学可控制在5分钟。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答题策略: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