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的相关文章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第三世界兴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亚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实行印巴分治(加深了民族、宗教矛盾,是印巴冲突的历史根源),印度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科技领域成就显著。
相关链接:
资讯汇总
《 《 留学群中考频道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西线三大战役
1914年6月底,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事件.
西线三大战役:交战双方是英法和德国,分别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相关链接:
资讯汇总
《 《 留学群中考频道
...[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不平等条约
各位热爱历史的同学们,经过细心整合,给各位考生带来的是初中历史知识之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需要的同学快过来看看吧。
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清朝晚期:《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中英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侵略与反抗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近代化的探索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
(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各位初中的学生们,中考频道为大家整合的详细的初中历史复习提纲,请同学们认真记忆啦,接下来我们为你带来的是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1919...[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秦始皇的功与过
各位初中的学生们,中考频道为大家带来了详细的历史知识小点分析之秦始皇的功与过,请同学们认真记忆,细心做好笔记啦。
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派
各位初中的学生们,中考频道为大家带来了详细的历史知识小点分析之百家争鸣的思想学派,请同学们认真记忆,细心做好笔记啦。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 查看全文 ]
2013中考历史常识之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知识,同学们需要掌握下面的内容。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1、希特勒上台和国会操纵案
(1)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也严重打击了德国。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希特勒上台: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 查看全文 ]